找到相关内容192篇,用时50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阿底峡《菩提道灯》内容研究

    部分,即显乘与密乘,而以显乘为基础。依显乘的方式,需先归依,然后发起菩提心。归依应先供养十方诸佛及上师,再以普贤七支供及不退转的求菩提的心,来归依的仪轨(7、8、9颂)。这是大小乘共同的基础,入佛法...,根本不能生起菩提心。(16)即使生起后也容易衰损,因此需努力使其扩充增长(18、19颂),增长的方法即是戒、定、慧三学,三者总摄为‘菩提心’。所以显乘的实践方式,摄略起来是归依与发心,细分则为归依...

    张福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0143977.html
  • 五十三参与人间佛教

    与精神负担。问题不只是你是否触犯禁忌,而是人们对于禁忌的恐惧,成为心理上的压力与束缚。   也由于这种禁忌心理,因此某些病态便在心里暗处发生。熟悉禅宗教学与教育心理学的郑石岩教授在《清凉心菩提》一...台北张老师出版社,1992年9月。   (37)引自郑石岩著《清凉心菩提》,页191,台北远流出版社,1989年。   (38)引自《维摩诘经》,鸠摩罗什译,大正藏册十四,页547—...

    游祥洲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0344260.html
  • 朱熹的“居敬”概念与菩萨戒的“发心”之对观

    菩萨道的修行,内容含括六度万,是大乘佛教的实践之道。一位自我期许为大乘的行者,“应如圣教,最先发起胜菩提心。此为菩萨之所依。次受菩萨净戒学菩萨学。菩萨行者若或不能学菩萨学,于任何时不能趣得无上菩提。是故持戒,乃为三世菩萨行处唯一要道。”[14]因此,若欲实践菩萨道之修行,应当先发菩提心,受菩萨戒,持戒学菩萨学,进而证得无上菩提。可见发菩提心是菩萨以满佛果的充份条件,于菩萨学处[15]如实深信...

    王惠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5445844.html
  • 华严法界观缘起观的超越意义—一项“拟世界观”的建构

    思议品》云:  一切诸佛有十种佛事,无量无边不可思议,一切天人不能称量,一切声闻缘觉所不能说。除佛神力,何等为十,一切诸佛于无量无边虚空法界等一切世界兜率天上修菩提而作佛事。无量妙色,无量功德,无量...辨缘起,二约菩提净分,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p77  ...

    叶海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1946119.html
  • 只为辜恩始报恩

    影响,一心只重祈愿信仰,往生西方的《观无量寿经》等相比,作为人天佛教的伟大和智慧的代表,本经是无容置疑的当之无愧。 有如经文所说:“佛告大王,忆念往昔,从初发意,修菩提,乃至无生,于其中间...书名《从野兽到成佛》,下册书名《禅密的交融》。 上册以《佛说未曾有因缘经》心解为主。下册以《永嘉禅师证道歌》及宗喀巴大师之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及《菩萨正道菩萨戒论》略讲为主。 为了更...

    王绍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2446129.html
  • 佛教对饮食的看法

    广大菩提。  吃饭怎么是悟入佛道的途径?原来悟道是在平常的生活之中,悟道的过程仍然没有离开生活。吃饭如何是用功办道?原来禅师吃饭时就在吃饭,没有千般计算、万种思索分别,目前明明了了,这就是用功办道。...:修行人发大誓願,常修万,普度众生,长养无上菩提道种。  (9)解脱食:修行人解脱种种惑业,不受生死逼迫,得大自在。  以上段、触、思、识四食,为世间食。又,段食仅限于欲界众生,其余的触、思、识三...

    正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3646161.html
  • 《入中论释》“初品”译注

    思想架构;也就是,以凡夫菩萨位的大悲心、无二慧和菩提心三法为前导,再由此引入论的主体部分──与圣位菩萨十地相应的布施等十种波罗蜜多之,和佛的无学果位。至于此论不共的应成宗义和破斥唯识宗的辩证论点,则...论典,却为数不少。如阿底峡(982~ 1054A.D.)在《菩提道灯难处释》中曾数次提及此论;(注 18) 智作慧(950~1030A.D.) 在《入菩提难处释》中,威月(Vibhuticandra...

    释如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5846300.html
  • 《入中论释》「初品」译注

    来作为整个《入中论》的思想架构;也就是,以凡夫菩萨位的大悲心、无二慧和菩提心三法为前导,再由此引入论的主体部分──与圣位菩萨十地相应的布施等十种波罗蜜多之,和佛的无学果位。至於此论不共的应成宗义和破...表明中观思想的其它的论典,却为数不少。如阿底峡(982~ 1054A.D.)在《菩提道灯难处释》中曾数次提及此论;(注 18) 智作慧(950~1030A.D.) 在《入菩提难处释》中,威月(...

    释如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81946323.html
  • 十善業道是菩薩戒的共軌論

    善法作為戒與業道兼顧者有《小品般若經》卷6〈阿惟越致相品〉等; 以之作為菩薩道及菩提的有《大方廣十輪經》卷7 〈遠離譏嫌品〉、《文殊師利問菩提經》、《大菩薩藏經》的〈尸波羅蜜品〉;以之作為往生淨土之要...菩提心去十善行,是初學菩薩,叫十善菩薩。」他又說︰「十善正行,是以發大悲心為主的菩提心為引導,所以即成為從人到成佛的第一步。」(註 80) 可知,十善既是初發心的菩薩戒,也是通於在家出家的菩薩戒,更是...

    釋聖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4747529.html
  • 林葬----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一(二)

      3.《要行舍身经》的内容  页38  《要行舍身经》的内容,主要是释迦牟尼佛述说在尸陀林舍身的人,可获正等菩提:甚至只要发心舍身,虽然尚未舍身,也已经有了功德:“是人已过二乘之千百倍”,等同菩萨...舍身经》中的舍身誓言相比较,则可看出前者是后者的节要。此经提及释迦牟尼佛在前世燃灯佛时,在舍卫国修菩提,发愿舍身命皮肉筋骨。当时,弥勒菩萨和我为善友,及佛命终之后,弥勒即将其身分为两分,施行林葬。...

    刘淑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3348103.html